【資陽】解讀:《資陽中心城區住宅小區物業管理規范化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》
一、起草背景
住宅小區是人民生活的基本場所,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單元,也是基層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為進一步加強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,深入推進物業管理和基層治理深度融合,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認真貫徹落實省委、市委關于推進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,將物業管理納入社區管理,堅持屬地管理與行業監管相結合的原則,以黨建引領為抓手,以居民自治為導向,不斷健全管理體系、整合各方資源、增強基層治理能力,提升城區物業規范化管理水平,為加快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、推進成資同城化發展、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奠定基礎。
二、主要內容
《實施方案》主要由指導思想、總體目標、主要措施、工作保障四部分組成,重點在總體目標和主要措施方面。
三、總體目標
通過三年提升行動,使物業管理體制機制更加順暢,基層治理能力明顯提升,物業管理熱難點問題有效化解,物業服務水平和業主滿意度明顯提高。
逐年提升住宅小區黨組織覆蓋率、業主委員會(自治管理委員會)成立率、物業管理覆蓋率,力爭2020年達到40%、2021年達到60%、2022年達到80%。積極化解矛盾糾紛,實現受理率、調解率、處理率100%。
四、主要措施
1、完善基層治理體系,提高基層治理能力
一是構建黨建引領居民小區治理機制,建立“街道黨組織-社區黨組織-小區黨組織”三級架構,形成“小區黨組織+業委會+物業服務企業”三方聯動格局。二是推進符合條件的物業企業建立黨組織,引導物業服務企業積極參與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多方聯動機制,將物業管理融入社區治理總體格局。三是強化居民小區業主自治管理。出臺規范社區居民自治組織的指導性意見,增強居民的社區意識、民主意識和參與意識,規范完善自治章程、居民管理規約。在社區居民委員會設立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,具體負責轄區業主自治和物業管理相關工作。將物業管理納入社區治理和公共服務體系。
2、創新管理體制機制,提高物業小區綜合管理水平
一是加快體制創新理順小區管理機制。按照“條塊結合、屬地管理、行業監督、綜合協調”的原則,建立區級政府負總責、屬地街道辦事處(鎮人民政府)具體落實、行業主管部門指導監督、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的物業管理工作新機制,將物業管理納入社區管理,行業管理融入基層治理。二是完善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綜合管理制度。建立物業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,定期協調處理物業管理與社區管理的相關問題;構建人民調解、行政調解、司法調解相互銜接的物業服務糾紛調解工作模式,力爭將物業管理中的矛盾糾紛發現在社區,解決在基層。三是推進“綜合執法進小區”。強化城管綜合執法與市場監管、治安、交警、應急等專業執法的聯動配合,實現聯動聯勤、協同共治。開展“城管進小區”、強化“平安小區”建設、建立住宅小區公共應急聯動機制。
3、加強物業行為監管,促進物業行業健康發展
一是完善物業服務標準規范,健全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標準體系,建立“質價相符、按質論價”物業管理服務和收費機制。二是加強物業服務行為監管,強化合同管理和物業服務行為事中事后監管,建立“雙隨機一公開”常態化工作機制和“黑名單”制度,強化考核結果運用。三是加強行業協會建設引導行業自律,不斷規范從業行為,引導行業自律。
4、多措并舉統籌推進,解決住宅小區民生突出問題
一是強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。通過三年努力,基本完成主城區2000年前364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,實現老舊小區居住條件安全、居住功能完備、生活環境舒適、配套設施完善、文化傳揚彰顯、社區治理規范的總體目標,讓居民共享發展成果。二是全面推行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多元模式。按照因地制宜、分類實施的原則,積極推行“專業物業服務+業主自治管理+社區保障服務”差異化物業管理模式。三是建立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資金保障機制。建立物業管理規范化提升三年行動攻堅激勵機制,市財政每年給10個優秀社區不超過5萬元的激勵資金。